皕晟百科
ENCYCLOPEDIAS
|
【技術審評報告】植入式骶神經刺激器(CQZ2101040)受理號: CQZ2101040
醫療器械產品注冊技術審評報告
產品中文名稱: 植入式骶神經刺激器 產品管理類別: 第三類 申 請 人 名 稱:杭州承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
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
目 錄
基本信息 3 一、申請人名稱 3 二、申請人住所 3 三、生產地址 3 技術審評概述 4 一、產品概述 4 二、臨床前研究概述 4 三、臨床評價概述 7 四、產品受益風險判定 14 綜合評價意見 16
基本信息
一、申請人名稱 杭州承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二、申請人住所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倉前街道龍潭路 17 號 1 幢 505 室 三、生產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五常街道文一西路 998 號 18 幢 104、 105 室
技術審評概述
一、產品概述 (一)產品結構及組成 產品由植入式骶神經刺激器、扭力螺絲刀組成。 (二)產品適用范圍 該產品與植入式骶神經刺激電極及植入式骶神經刺激延伸 導線配套使用,適用于骶神經電刺激,用于成人排尿控制的輔 助治療,用于保守治療無效或不耐受保守治療的患者的膀胱過 度活動癥的癥狀, 包括急迫性尿失禁、明顯的尿急、尿頻。 (三)型號/規格 IS- 10A (四)工作原理 植入式骶神經刺激器用以產生特定電脈沖信號,與植入式 骶神經刺激延伸導線及植入式骶神經刺激電極配套使用,將特 定電脈沖連續施加于特定骶神經, 以此興奮或抑制神經通路, 調節異常的骶神經反射弧,進而影響并調節膀胱、尿道/肛門括 約肌、盆底等骶神經支配靶器官的功能。 二、臨床前研究概述 (一)產品性能研究 1.產品電性能研究 電性能指標包括刺激波形、脈沖寬度、脈沖頻率等。 通過實驗室驗證。 2.產品物理性能研究 產品物理性能指標包括外觀、幾何尺寸、表面物理特性、 連接頭插拔力、扭力螺絲刀扭矩及尺寸等。 通過實驗室驗證。 3.產品安全性能研究 產品安全性能指標包括有源植入式醫療器械通用要求、植 入式神經刺激器專用要求、電磁兼容要求等。 通過實驗室驗證。 4.產品化學性能研究 化學性能指標包括酸堿度、蒸發殘渣、還原物質、重金屬、 紫外吸收度、無菌、環氧乙烷殘留量、 細菌內毒素等。 通過實驗室驗證。 (二)生物相容性 該產品所含神經刺激器與組織持久接觸。申請人依據 GB/T16886.1 標準進行了生物學評價,選擇開展的生物相容性試 驗包括:細胞毒性、致敏、皮內反應、 急性全身毒性、亞慢性 毒性、遺傳毒性、植入和熱原試驗。 通過實驗室驗證, 生物相容性風險可接受。 (三)滅菌 該產品以無菌狀態提供,產品采用環氧乙烷滅菌。申請人 提供了滅菌過程確認報告,證明無菌保證水平(SAL)為 10-6。 環氧乙烷殘留量不大于 10ug/g。 (四)產品有效期和包裝 該產品貨架有效期為 2 年。申請人提供了無菌組件貨架壽 命驗證報告,驗證實驗為加速老化和實時老化試驗。 該產品包裝分為內外兩層,分別為吸塑盒及硬紙盒包裝, 申請人提供了無菌組件包裝工藝驗證報告,證實包裝完整性符 合要求。 (五)動物研究 試驗通過在比格犬和貴州香豬體內分別植入神經刺激器, 驗證刺激器的生物相容性。在貴州香豬體內植入整套刺激系統, 驗證系統的安全性、穩定性、有效性。 研究結果表明了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,滿足臨床試驗需 求。 (六)軟件研究 該產品軟件安全級別為嚴重級別,發布版本為 1.0,完整版 本 1.0.0。 申請人提交了相應軟件描述文檔和軟件版本命名規則真實 性聲明,證實了該產品軟件設計開發過程規范可控,剩余風險 均可接受。 申請人提交了網絡安全描述文檔,證明該產品現有 網絡安全風險可控,已建立網絡安全應急響應預案。 (七)有源設備安全性指標 該產品符合以下安全標準要求: GB 16174.1-2015 手術植入物 有源植入式醫療器械 第 1 部 分:安全、標記和制造商所提供信息的通用要求 三、臨床評價概述 申請人通過臨床試驗路徑進行臨床評價, 臨床試驗在 7 家 臨床機構開展,臨床試驗設計采用前瞻性、多中心、隨機對照、 優效設計。 計劃入組72例受試者(開機電刺激治療組與不開機組各36 例),該試驗流程為1周的篩選/基線期、2周的體驗治療期和12 周的單盲治療期、36周的開放治療期。主要評價指標為植入式 神經刺激器植入治療后12周時治療成功的受試者占每組人群的 百分比,治療成功定義為: 12周隨訪時的平均24小時排尿次數 較基線期下降≥50%。次要評價指標包括平均每次尿急評分在治 療后4周、 12周、 24周、 48周較基線的變化值和變化率; 平均24 小時排尿次數在治療后4周、 12周、 24周、 48周較基線的變化值和變化率; 平均每次排尿量在治療后4周、 12周、 24周、 48周較 基線的變化值和變化率;尿失禁次數在治療后4周、12周、24周、 48周較基線的變化值和變化率; 膀胱過度活動癥評分(OABSS) 在治療后4周、 12周、 24周、 48周較基線的變化值; 生活質量指 數評分(QOL)在治療后4周、 12周、 24周、 48周較基線的變化 值、研究者對器械使用性能的評價(刺激電極植入術后、植入 式神經刺激器永久植入術后);受試者對植入設備及刺激器程控 儀使用性能的評價(治療后24周、 48周)。安全性評價指標包括 血常規、血生化、尿常規、妊娠試驗、泌尿系統B超+殘余尿量 測定、不良事件和嚴重不良事件采集、器械缺陷報告。 臨床試驗結果顯示,共篩選 108 例受試者。共有 99 例受試 者篩選成功進入體驗治療期, 其中 98 例受試者成功植入刺激電 極, 1 例受試者植入刺激電極手術失敗。實際入組 73 例(開機 電刺激治療組 37 例,不開機組各 36 例),其中 FAS 集含 73 例 (開機電刺激治療組 37 例, 不開機組各 36 例),PPS 含 70 例 (開機電刺激治療組 36 例,不開機組各 34 例)。在 FAS 集, 治療 12 周時, 開機電刺激治療組有 21 例(56.76%)患者治療 成功,不開機組有 4 例(11.11%)患者治療成功。在 PPS 集, 開機電刺激治療組有 21 例(58.33%)患者治療成功, 不開機組 有 4 例(11.76%)患者治療成功。 FAS 集和 PPS 集中兩組治療成功百分率差分別為 45.65%和 46.57%,95%置信區間分別為 FAS 集(26.67%,64.62%)和 PPS 集(27.16%,65.98%),兩 組成功率差值的 95%置信區間的下限大于 0,治療 12 周時開機 電刺激組的治療成功率優于不開機組。 在 FAS 集, 治療后 4 、12 周的平均每次尿急評分在開機電 刺激組分別為 1.97(1.45)、2.13(1.42),在不開機組分別為 2.42 (1.20)、2.50(1.25);治療后 4 、12 周的平均每次尿急評分較 基線改變量在開機電刺激組分別為-0.59(1.17)、-0.43(1.39), 在不開機組分別為-0.25(0.96)、-0.43(1.39);其改善率在開機 電刺激組分別為 24.05%(46.42%)、-0.16%(115.74%),在不 開機組分別為 6.99%(42.89%)、2.55%(54.95%)。在 PPS 集, 治療后 4、12 周的平均每次尿急評分在開機電刺激組分別為 1.97 (1.45)、2.13(1.42),在不開機組分別為 2.45(1.20)、2.54(1.25); 治療后 4 、12 周的平均每次尿急評分較基線改變量在開機組分 別為-0.59(1.17)、-0.43(1.39),在不開機組分別為-0.23(0.97)、 -0.14(0.97);改善率在開機電刺激組分別為 24.05%(46.42%)、 -0.16%(115.74%),在不開機組分別為 6.13%(43.22%)、1.56% (55.46%)。在 FAS 集,治療后 24 、48 周的平均每次尿急評分 分別為 2.23(1.40)、2.36(1.31),較基線改變量分別為-0.34 (1.26)、-0.22(1.20),其改善率分別為 8.48%(60.68%)、1.25%(63.95%)。在 PPS 集,治療后 24 、48 周的平均每次尿急評分 2.24(1.40)、2.37(1.31),較基線改變量分別為-0.33(1.26)、 -0.22(1.21),其改善率分別為 8.00%(61.01%)、0.85%(64.37%)。 在 FAS 集,治療后 4、12 周的平均 24 小時排尿次數在開機 電刺激組分別為 13.89(7.32)、12.34(4.96),在不開機組分別 為 13.95(5.26)、16.00(6.46);治療后 4 、12 周的平均 24 小時 排尿次數較基線改變量在開機電刺激組分別為-9.32(5.59)、 - 10.86(6.29),在不開機組分別為-7.92(6.31)、-5.87(5.90); 其改善率在開機電刺激組分別為 40.69%(17.80%)、44.99% (20.93%), 在不開機組分別為 33.56%(27.43%)、25.09% (26.31%)。在 PPS 集,治療后 4 、12 周的平均 24 小時排尿次 數在開機電刺激組分別為 13.89(7.32)、12.34(4.96),在不開 機組分別為 13.71(5.14)、15.73(6.36);治療后 4 、12 周的平 均 24 小時排尿次數較基線改變量在開機電刺激組分別為-9.32 (5.59)、- 10.86(6.29),在不開機組分別為-7.82(6.37)、-5.80 (5.97);其改善率在開機電刺激組分別為 40.69%(17.80%)、 44.99%(20.93%),在不開機組分別為 33.55%(27.85%)、25.09% (26.71%)。在 FAS 集,治療后 24 、48 周的平均 24 小時排尿 次數分別為 12.83(5.57)、13.10(5.35),較基線改變量分別為 -9.74(6.57 )、 -9.44 (6.79 ), 較基線改善率分別為 41.03%(24.56%)、39.14%(26.44%)。在 PPS 集,治療后 24 、48 周 的平均 24 小時排尿次數分別在 12.66(5.44)、13.01(5.34),較 基線改變量分別為-9.75(6.61)、-9.37(6.82),較基線改善率分 別為 41.23%(24.69%)、39.09%(26.64%)。 在 FAS 集,治療后 4 、12 周的平均每次排尿量(ml/次)在 開機電刺激組分別為 144.11(64.99)、133.63(65.39),在不開 機組分別為 141.42(71.97)、120.22(72.00);治療后 4 、12 周 的平均每次排尿量(ml/次)較基線改變量在開機電刺激組分別 為46.04(47.94)、35.56(50.54),在不開機組分別為23.25(48.70)、 2.05 (50.64 ); 其 改 善 率 在 開 機 電 刺 激 組 分 別 為 59.54% (60.68%)、47.42%(60.23%), 在不開機組分別為 36.04% (55.39%)、11.76%(52.51%)。在 PPS 集,治療后 4 、12 周的 平均每次排尿量(ml/次)在開機電刺激組分別為 144.11(64.99)、 133.63(65.39),在不開機組分別為 143.48(72.00)、 122.32 (71.98);治療后 4 、12 周的平均每次排尿量(ml/次)較基線 改變量在開機電刺激組分別為 46.04(47.94)、35.56(50.54), 在不開機組分別為 23.39(49.42)、2.24(51.39);其改善率在開 機電刺激組分別為 59.54%(60.68%)、47.42%(60.23%),在不 開機組分別為 36.06%(56.22%)、12.34%(53.19%)。在 FAS 集, 治療后 24、48 周的平均每次排尿量(ml/次)分別為 134.48(73.61)、132.37(65.44),較基線改變量分別為 27.27(51.59)、 27.59(50.76),較基線改善率分別為 39.30%(65.41%)、43.82% (83.46%)。在 PPS 集,治療后 24、48 周的平均每次排尿量(ml/ 次)分別為 135.79(73.35)、133.56(65.21),較基線改變量分 別為 27.78(51.80)、27.99(51.05),較基線改善率分別為 40.07%(65.57%)、44.45%(83.94%)。 在 FAS 集,治療后 4 、12 周的尿失禁次數在開機電刺激組 分別為 1.53(4.04)、0.69(1.95),在不開機組分別為4.06(8.45)、 3.80(8.28),治療后 4 、12 周的尿失禁次數較基線改變量在開 機電刺激組分別為-6.17(12.32)、-7.00(14.26),在不開機組分 別為-2.51(9.32)、-2.77(11.67),較基線改善率在開機電刺激 組分別為 86.13%(15.20%)、93.71%(9.17%),在不開機組分 別為-73.19%(420.15%)、- 105.99%(480.65%)。在 PPS 集,治 療后 4、12 周的尿失禁次數在開機電刺激組分別為 1.53(4.04)、 0.69(1.95),在不開機組分別為 4.18(8.54)、3.91(8.38);治 療后 4 、12 周的尿失禁次數較基線改變量在開機電刺激組分別 為-6.17(12.32)、-7.00(14.26),在不開機組分別為-2.44(9.45)、 -2.71(11.84),較基線改善率在開機電刺激組分別為 86.13% (15.20% )、 93.71% (9.17% ), 不 開 機 組 分 別 為 -86.51%(434.22%)、- 121.84%(496.46%)。在 FAS 集, 治療后 24 、48周的尿失禁次數分別為 2.61(6.43)、2.21(6.23),治療后 24、 48 周的尿失禁次數較基線改變量分別為-4.71(12.07)、-4.48 (11.09 ),較基線改善率分別為 -7.03%(376.26% )、 9.45% (303.01%)。在 PPS 集,治療后 24、48 周的尿失禁次數分別為 2.60(6.48)、2.23(6.28),治療后 24 、48 周的尿失禁次數較基 線改變量分別為-4.75(12.15)、-4.48(11.18),較基線改善率分別為 -8.99%(384.22%)、6.38%(309.44%)。 在 FAS 集中,治療后 4 、 12 周的膀胱過度活動癥評分 (OABSS 評分)在開機電刺激組分別為 5.78(2.89)、5.81(2.93), 在不開機組分別為 6.71(3.62)、7.34(3.18)。 在 PPS 集,治 療后 4、12 周的 OABSS 評分在開機電刺激組分別為 5.78(2.89)、 5.81(2.93),在不開機組分別為 6.62(3.63)、7.35(3.23)。在 FAS 集,治療后 24 、48 周的 OABSS 評分分別為 5.91(2.91)、 5.94(2.98)。在 PPS 集,治療后 24 、48 周的 OABSS 評分分別 為 5.85(2.88)、5.89(2.98)。 在 FAS 集中,治療后 4、12 周的生活質量指數評分(QOL) 在開機電刺激組分別為 3.44(1.59)、3.44(1.54),在不開機組 分別為 4.09(1.62)、4.14(1.54)。在 PPS 集, 治療后 4 、12 周 的 QOL 在開機電刺激組分別為 3.44(1.59)、3.44(1.54),在 不開機組分別為 4.03(1.60)、4.09(1.52)。在 FAS 集,治療后 24、48 周的 QOL 分別為 3.50(1.61)、3.36(1.70)。在 PPS 集, 治療后 24 、48 周的 QOL 分別為 3.48(1.61)、3.32(1.68)。 在 FAS 集和 PPS 集,研究者對器械使用性能的評價包括刺 激電極植入術后、植入式神經刺激器永久植入術后均良好。治 療后 24 周、48 周受試者對植入設備及刺激器程控儀使用性能的 評價均良好。 安全性指標顯示該試驗共發生不良事件 34 人 57 次,其中 開機電刺激治療組 19 人 27 次(51.35%),不開機組 15 人 30 次(41.67%)。在所有不良事件中, 與試驗器械相關的不良事件 共 3 人 4 次, 其中開機電刺激治療組 1 人 1 次(2.70%),不開 機組 2 人 3 次(5.56%)。 發生嚴重不良事件 8 人 18 次,開機電刺激治療組 3 人 6 次 (8.11%),不開機組 5 人 12 次(13.89%),與試驗器械有關為 0。該試驗無器械缺陷發生。 綜上,臨床評價資料符合技術審評要求。 四、產品受益風險判定 產品受益: 該產品與植入式骶神經刺激電極及植入式骶神經刺激延伸 導線配套使用,適用于骶神經電刺激,用于成人排尿控制的輔 助治療,用于保守治療無效或不耐受保守治療的患者的膀胱過 度活動癥的癥狀, 包括急迫性尿失禁、明顯的尿急、尿頻。 產品風險: (一)術后植入位點疼痛、新發疼痛、感染、腸道功能變 化、短暫輕度的電擊感等并發癥, 須通過規范的臨床管理體系 進行風險控制,特別是術后綜合護理能力建設; (二) 產品故障導致的風險,通過強化產品設計和日常維 護進行風險控制; (三) 產品臨床經驗較少導致的風險,開展骶神經植入手 術的醫院應具有進行泌尿外科手術的條件,操作者應當熟悉并 經過專業的手術培訓,并需要接受植入式骶神經刺激系統的操 作培訓, 通過專業培訓進行風險控制,包括醫務人員及患者。 綜上,產品臨床使用的受益大于風險。
綜合評價意見
申請人申請境內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,該產品為創新 醫療器械(編號: 201600100),注冊申報資料齊全,符合要求。 依據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》(國務院令第 739 號)、《醫 療器械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》(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 47 號)等相關醫療器械法規和配套規章,經系統評價注冊申請資 料后, 基于當前認知水平,認為該產品臨床使用受益大于風險, 注冊申報資料符合現行技術審評要求,建議予以注冊。 鑒于該產品遠期安全性、有效性尚需進一步追蹤, 建議申 請人在注冊后進行以下工作:上市后對臨床試驗患者的使 用情況進行跟蹤隨訪形成年度隨訪報告。
2023 年 6 月 9 日 |